毛主席的诗词《沁园春.长沙》,磅礴大气、直抒胸臆。
“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
携来百侣曾游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?”。
《沁园春·长沙》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。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,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,蔑视反动统治者,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。全词在片语之间,融情入理,情景交融。
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。
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
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
这是我们中国伟大的毛主席写的诗,胸怀天下,充满了激情。
历史上诗词最霸气的诗词,我认为是当代伟人,毛泽东同志,他们诗词通过描写风景人物,展示一位伟不的胸怀,不但霸气,还富含着高深的哲理。
例如:《沁园春·雪》
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望长城内外,惟余莽莽;大河上下,顿失滔滔。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,欲与天公试比高。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
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。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
成语碧血丹心的用法?成语解释满腔正义的热血,一颗赤诚的红心。形容十分忠诚坚定。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三年,化而为碧。”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成语例子(1)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:碧血丹心,光照千秋。
(2)岳飞碧血丹心,抗金报国,却被权臣秦桧害死。
一片丹心图报国全诗?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——明代于谦《立春日感怀》诗。
翻译:我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; 身在他乡,思念亲人又不禁使我双眼泪流成行。 二句诗写出了作者的感情波澜。
于谦(1398年5月13日─1457年2月16日),字廷益,号节庵,杭州府钱塘县人,明朝永乐年进士、名臣。永乐十九年(1421年),于谦登辛丑科进士。宣德五年(1430年),官至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、山西。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土木堡之变,明英宗被瓦剌俘获,他力排南迁之议,坚请固守,官至兵部尚书。天顺元年(1457年),明英宗复辟,于谦被诬陷下狱而冤死。
《明史》称赞其“忠心义烈,与日月争光”,同岳飞、张苍水并称“西湖三杰”。于谦著有古典诗词集《于忠肃集》流传于世。
一寸丹心图报国,两行清泪为思亲。
是出自明代于谦的《立春日感怀》
年去年来白发新,匆匆马上又逢春。
关河底事空留客?岁月无情不贷人。
一寸丹心图报国,两行清泪为思亲。
孤怀激烈难消遣,漫把金盘簇五辛。
译文
一年年过去,白头发不断添新,
戎马匆匆里,又一个春天来临。
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?
岁月太无情,年纪从来不饶人。
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,
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。
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,
就凑个五辛盘,聊应新春节景。